欢迎光临世界道家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老子》《論語》何以爲“哲學文本”
来源:   作者:

自胡适、馮友蘭以來,大家幾乎都默認春秋戰國之交開啓了中國哲學的序幕,《老子》《論語》等諸子百家著作也被理所當然地視爲“哲學文本”。然而,質疑甚至否認這一點的并不乏其人。往遠一點說,黑格爾言及孔子及《論語》,認爲其不過是些常識和道德教訓而已,裏面并沒有具備特殊價值的東西,語氣刻薄而輕蔑。近一點說,目前仍有形式各樣的懷疑和否定中國哲學的說法徜徉于世,例如,回到傳統學術的趨勢、中國哲學合法性的危機等。

如果說中國古代的思想曾在軸心時期發生了“哲學突破”,那麽我們就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何以說《老子》《論語》是“哲學文本”?換言之,從理論上論證《老子》《論語》具有“哲學文本”的特征,其實就是正面積極回應各種質疑的最有力方法。以前,人們總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探究中國哲學的開端,例如“士”的出現與活躍,私家著述的産生等,但都難以内在地說明哲學思考出現的必然性。然而,僅僅說中國古代雖沒有哲學之名,卻不乏哲學思考、哲學問題和哲學方法,亦不足以令人信服。

筆者拟通過幾個例子,提示一下思路。《老子》裏的“道”,含義複雜深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老子之前的思想史屬于“德的時代”,思想話語中最重要的語詞就是“德”。自老子開始,“道”取代了“德”,成爲哲人們思考問題時最倚重的概念。雖然“道”這個字詞古已有之,但老子使之遠遠超出了原來的“道路”、“原則”甚至“言說”的含義,因爲老子思考的一個根本特點是通過“無”诠釋“道”,從而賦予“道”這個語詞以哲學意義。

那麽怎麽理解“無”,或者說它意味着什麽呢?筆者想強調的是,哲學意義上的“無”迥異乎其日常語義(字典意義),而思想話語中的語詞,特别是哲學概念更是很難訴諸古文字學的方法予以把握。實際上,“無”的日常語義就是指“有”的缺失,表示某一個東西不在這裏或那裏、不出現于此刻或一個特定的時間,早期文獻裏“無”、“亡”兩字互通也印證了這一點。然而,《老子》裏的“無”隻能進一步從有無關系層面予以分析和解釋。如果說西方哲學發轫于對“存在”(being)的沉思,那麽中國哲學則起步于對“無”的追尋。我們可以感知、可以經驗的都可以稱爲“有”,而“無”不同于“有”并且逸出了“有”,我們不能奢望在現實世界、現象世界之中發現“無”。換言之,“無”隻能出現于思想世界中,它是哲學思考的産物。總之,“無”的意義不能歸結爲日常語義中的“沒有”、“不在”或感知不到,正如古希臘哲學的存在概念不同于時空中出現的有形的存在物(existent)一樣。準确地說,《老子》所謂“無”并不是“純粹的無”或“什麽也沒有”的意思,而是意味着哲學上的否定與解構,意味着從反面進行觀照的思維方式,因此“反者道之動”恰恰是理解“無”的重要切入點。實際上,哲學思考必然會使哲學概念與日常語詞之間形成明顯反差,老子所謂“道”、“無”都是如此,這也是我們通過它們分析《老子》之爲“哲學文本”的理由。

最後,我們談談如何理解《論語》的哲學性。孔子思想的重心與特色皆在于“仁”。問題是,孔子并未給“仁”下過一個概括性的抽象定義。那麽,我們把《論語》中談及“仁”的例子羅列出來,加以梳理和分析,是不是就可以把握孔子仁學的真谛,甚至可以給出“仁”的定義了呢?筆者認爲,上述方法并不能徹底闡釋孔子創發的、飽含哲學意味的“仁”,而真正具有建設性意義的闡釋方法是通過思想史的脈絡分析和揭示孔子“仁”的概念特質。也就是說,孔子所謂“仁”與之前流行已久的、作爲德目的“仁”既有聯系又有區别。《論語》所說之“仁”,内容複雜、豐富和廣泛,具有随機指點、随人點撥、随事發明的特點。孔子更傾向于從具體生活語境中談論“仁”而不是立足于抽象定義。筆者認爲,孔子所讨論的“仁”充滿了生機活力,氣象萬千,不可限定。

“仁”的不可定義性是由其固有的複雜性和實踐性造成的。維特根斯坦說,對于那不可言說之物我們必須保持沉默。然而,孔子卻通過具體語境下的具體讨論,搖曳生姿地诠釋了“仁”,并賦予它更加深刻的哲學性思想意味。


发布时间:2024-01-15  阅读:38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客服中心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